当前位置:首页>>检察风采
检察风采
安徽法制报 | 宁国:检察院“六个坚持”推进司法救助工作
时间:2022-12-3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安徽法制报 1228日)



律师“驻点”接访,建立救助协作机制……近年来,宁国市人民检察院以“扶危济困、应救必救”为原则,以“六个坚持”为抓手,促进信访案件的化解,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全面摸排线索。开展司法救助宣传的同时,加强内外协作沟通,与刑事案件承办部门、案件管理中心以及各个乡镇、街道、村委会构建线索传输桥梁。通过法治宣传活动让司法救助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将司法救助申请条件、申请流程和咨询电话印在宣传册上,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救助服务。联合刑事检察部门对在办案件中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案件进行全面筛查,详细了解案件当事人生活情况。对受理的信访案件及时分析研判,重点对多次重复上访群众生活情况进行排查,对确有生活困难的列入帮扶救助范围。

坚持律师“驻点”接访。建立值班律师参与来访接待工作制度,充分利用每周二律师值班制度,请律师参与来访群众接待工作,当场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律师作为精通法律的专业人士,利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以第三方身份解除来访人的疑惑,引导来访人通过法定程序理性表达诉求,有效减少了当事人的对立情绪,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意见,及时为来访人指明申诉渠道,提升了化解矛盾的成功率,同时也打消了他们对司法救助工作的诸多疑虑,减少和避免缠访闹访等情况的发生,也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障司法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坚持拓宽救助模式。拓宽了原有司法救助工作模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资金救助,形成了心理疏导、法律咨询、宣传教育等多措并举的多重救助体系。司法救助案件错综复杂,当事人遇到的困难也各不相同,单一的救助方式往往难以全面覆盖困难群众的需求。该院积极营造共同救助大格局,拓宽救助渠道,通过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宣传教育等救助形式,对农村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困难群众、少数民族等群体进行经济救助的同时,还加强了心理疏导和后期回访,扎实做好个案的实时跟进和后续跟踪。

坚持加快办理流程。采用“一窗办理”服务流程,提高案件办理效能。坚持便民高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案件模式,实现“一窗受理”服务。对申请司法救助的困难群众,推行一次性告知和一表申请制度,让困难群众少跑冤枉路;对申请人户籍所在乡镇或县级民政部门出具经济困难证明有困难的,放宽到由申请人所在村(居)或单位出具证明,方便困难群众及时获得救助资金。

坚持救助协作机制。积极组织宁国市农业农村局等8家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协作机制,制定《关于建立宁国市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畅通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通过经济救助、医疗救助、城乡低保、就业帮扶、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多渠道救助形式,切实为被救助对象提供多方位的有效救助,绘就司法救助“同心圆”,实现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有效衔接,切实解决救助申请人的急迫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申请联合救助。向上级院申请开展联合司法救助活动,对申请人家庭严重困难、基层院救助资金存在困难情况的紧急案件,该院积极向上级院争取司法救助资金支持,以解决被救助人生活急迫困难为宗旨,两级检察院上下联动,凝心聚力,帮助申请人树立重新振作的信心,保障了弱势群体利益。始终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延伸司法救助模式,构建“精准救助、全面救助、全程救助”的救助体系,上下联动,强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努力帮扶救助对象摆脱困境。